♥蒲公英♥部落♥

这里是蒲公英除面子书及粉丝团之外,另一个平台。
这里记载着蒲公英走过的一点一滴,还有许多蒲公英们的心声。

欢迎大家的到来。^^

蒲公英文教工作坊以纪艳玲老师为首,与一群来自全马各地的年轻人,自2002年开始不遗余力推动有关青少年的文化启蒙和培训工作,并于2015年正式成立为自愿服务团队。

蒲公英文教工作坊通过办营的模式,再辅以导师制(mentoring system),让有意学习和力求提升自己和突破自己的年轻人透过有系统的一系列培训课程包括即席训练(hands on training)学习领导并加以实践。

我们曾与全马各地多间华小合作办营,参与者不仅来自各州的中学生以及大专生,甚至包括各个不同专业领域的社会人士。

我们相信这个平台能够为全国的青少年创造更多、更大的价值,以期他们能够在未来更具优势、更具竞争能力。

-----

蒲公英面子书: www.facebook.com/pugongyingfb
蒲公英官方电邮地址: pugongying@live.com.my

-----

♥蒲公英♥理念精神♥

一个理念,三大精神


深扎文化之根,远播希望之苗。


扎根: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成长: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飞扬:不畏困厄,志在千里


2008年9月3日星期三

【国中生给林冠英の一封信】

最近大家都一直在post有关于集训营的部落,
由于小弟我无法出席有关的集训营,因此无法写下感言。
但刚才小弟从朋友的部落格那儿读到了一篇小弟认为很不错的文章,也说出了我们的心声,
因此转载下来与大家一起分享。
p/s: 部落格负责人,这篇文章不是我自己的创作,应该不打紧吧?



尊敬的林冠英槟州首席部长 :

昨日在报章上看见您在某晚会上向媒体保证会发展槟州独中成为槟城最好的学校,您也知道槟州每年只有10% 的华小毕业生到5所独中升学。

林槟首长,我不明白,为什么是独中?

当年我们的祖先飘洋过海南下来到马来西亚落地生根,当时他们民族意识很强,仍认为自己是中国人,点起了第一把华教之火。而在60年代初,在国阵前身的联盟政府软硬兼施的情况下,把78所华文中学改制成为国民型中学,每周华语节只剩下5 节。

教育部2007年的数据显示,我国有60所独中,约有5万名学生;78所国民型中学,约有12万名学生;898所国民中学开设华文班,其中又有659所设有华文学会,约有24万名学生。

国中华教备受忽略

换句话说,独中生与学习华文的国中生比例是1:7,为什么却不曾听见你说要发展国中里的华文教育?长久以来,国中生的存在一直被华社被忽略。华社一直以为独中是唯一传承中华文化的中学。国中生一样学华语,又不是包头巾戴宋谷。

今天已是21世纪,不是50、60年代。华社的华文教育一直奋命前进,方向稍稍偏了却没察觉。林槟首长与全马来西亚的华社同胞们,我想我们的思维应该“再转变”一下了。

第一点:并非独行

独中不是唯一传承华教薪火的中学。国中每周都有至少四五节“3P”节,即该班华裔学生去上华文课,巫裔 学生去上宗教课,而印裔学生上淡米尔文课。一部分国中生可能会因为不能适应教学媒介语的改变而放弃学习,可是很少有华裔国中生逃华语课,也没有一个国中生 会因此而导致华语退步的,一样说得一口流利的华语与国语。

第二点:单一种族

华社与您的民联常批评国阵政府实施种族偏差政策,分裂国民。独中何尝不如此?只收纳华裔学生,以华文为 教学媒介语,这并不是华社真正的骄傲。在国中,三大民族坐在同一间课室上课,虽然如果让学生自由选择座位,乃会出现“巫统、马华、国大党”的情况,可是大 家是和睦融融的相处在一起,偶尔还会大家不分种族坐在一起玩比手游戏。

与友族相处惯了的国中生是没有偏激的种族观念的。相对的鲜少与异族同学接触的独中生却抱负着政府对各族不公的悲愤、华人与独中至上、对异族同胞有很深的偏见等等活在同一个国土却与不习惯与人家接触。

我姐姐去了考摩托车驾驶执照的课程回来时告诉我,当独中生(甚至是一些华裔学生居多的国民型中学的学生)没有笔时,他们会情愿没笔可用也不愿向友族同胞借,又或者托我姐姐(国中生)帮他们向友族同胞借。

您说得很对,独中是华社的骄傲,也是华社的悲哀。我不是“反独中”,独中完善的教学方式是国中所没有的,我只是认为独中教育前进方向稍偏了点。从短期上来看,我认为该改变的是独中生的种族观念;从长期上来看,我的想法和您一样:1961年教育法令是不应该存在的。

族魂林连玉先生主张完善的母语教育与大马各族团结一致,国中与独中都只做到其中一半。虽然修改或废除1961年教育法令和改变独中、国民型中学、国民中学的“三校分立”形式不在州政府的权限,但我深信深为槟城首席部长与行动党领袖的您却可以做到然国中与独中两点具备。

第三点:贵族学校

在国中生(尤其是不了解我国政治历史的新生一代)眼中,独中是“有钱人的学校”。一个独中生在接受5 年独中教育所交付的学费等费用足以买一辆马赛地了,所以有能力送孩子进独中的家庭非富则贵。独中的教育水准普遍受华社承认,却只有10% 华社家庭送孩子进独中就证明了这一点(华族虽是马来西亚最富有的一族,但不是每个家庭都富有)。在我居住的地方有三个家庭送孩子进独中,都是企业家的下一 代。

同时,也有许许多多因家庭经济能力不允许进入独中的国中优秀生在华社只关注独中教育发展的同时被忽略了。

第四点:养分充足

恕我孤陋寡闻,我很少见过独中面对经费不足的窘境。因为华社一听见独中就会掏腰包捐款什么的,使得独中 经费充足,这是好现象——但花在没有意义的地方就不是了。举例,某佛教团体也是因经费充足,进而开始举办了与佛教教义有很大差异的活动,如场面盛大的某明 星小型演唱会、华丽而耗资庞大的舞蹈观摩赛等。

独中办的活动偶尔会与其存在目的存在差异,又或花费庞大华丽却收效甚微的活动。我认同为支持倡导学生健康文化活动的北马中学戏剧比赛,却不认同场面盛大华丽却开支庞大和韩江为了头上的光环而表演影射小盈瀛一案。

无论是哪一间独中,华社都会视为为了华教而慷慨解囊。反之,对于国中却大大不同。国中的经费是否充足会随着某些客观因素而改变。在大城市或与华裔学生居多的地方,国中华文学会、佛学会等经费充足,在小乡镇与华裔学生较少的地方则相反。

其主要因素是:华社忽略了国中,华文学会经费来源就只是靠为了宣传利益的商家。一本厚厚的华文校刊,却 有半本印上赞助商家的大名与广告。赞助经费不是为了华教而是商业宣传、个人利益。在小乡镇与华裔学生较少的国中华文学会每年因经费不足在苟延残喘,一本本 华文校刊勉强出版,每一年都是薄薄的一本。

独中生和国中生一直在肩负着传承中华文化的责任,华社不能忽略任何一方。从长远上来看,我们不只应该坚持独中发展之路,也不该忽略了国中里的华裔学生,更重要的是——改变我国的教育制度,建立一个属于全马来西亚人的中学学府!

冥枭上

3 条评论:

  1. 关于这篇转载的文章我是有小小意见的~

    这篇文章在报章上刊登后引起很大的回响,很多几天之后的文章都对这篇文章中不确实的内容作出强而有力的反击。

    我个人虽然身为独中生,但是我相信还是能做到足够客观地去看待这篇文章的内容。

    关于文章中提到的国中华文教育被忽略的事实,我是深表认同的。但是如果对我国的政局和教育体系有足够了解的话,你就能够明白为什么华社宁愿把心力投入独中而非国中。当然, 研讨营就是当中的少数,以推广国中华文教育为首要目标。

    我不清楚作者的背景,我相信他在发表文章后受到很大的抨击是因为他本身对独中教育也一知半解。当然,对某些人而言,他在抨击别人对国中有偏见的同时,也因为对独中的不了解而显示出他本身对独中的偏见。

    以下就是其中一篇回应他的文章
    http://hi.baidu.com/greatsunrise ... d824758bd4b2cd.html

    我稍微指出其中几点:

    “单一种族” - 作者指出只收纳华裔学生是错误的,只要有一定的根基,巫印裔也可以在独中取得很好的成绩
    http://mykampung.sinchew.com.my/node/28000
    独中用华文作为主要媒介语的道理很简单,这是我们的母语,用它来学习可以更直接更快更有效,这个在英文教数理的课题中已经被讨论得很清楚。

    其实我相信大部分人选择独中的原因,是教育素质、纪律和进一步学习我们的母语。
    如果国中真的可以做到公平对待各族学生,提供学生数理、英文及华文高水平的教育,加强纪律方面的管制,我相信有更多的家长愿意把孩子送入国中以减轻负担。

    “贵族学校” - 一个独中生在接受5 年独中教育所交付的学费等费用足以买一辆马赛地是完全不正确的说法,因为我就正好在独中完成5年的教育。根据我大略估算,买一架二手的灵鹿还差不多,不懂作者是否愿意让我用灵鹿换他的马赛地?独中自然也不是“有钱人的学校”,“非富则贵”,只不过很多父母抱持不能穷教育的观念硬撑让孩子去读独中的。

    “养分充足”- 作者在文章中说“恕我孤陋寡闻,我很少见过独中面对经费不足的窘境。”
    在几篇回应他的文章中,就有其中一篇直指他真的是孤陋寡闻。大部分的独中都是入不敷出,在巴刹、夜市、百货市场也经常可见穿着校服的独中生向陌生人募捐。作者的华文校刊有半本印上赞助商家的大名与广告,我看独中校刊的广告就已经比他那本校刊厚了。

    大家都是华裔同胞,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如果双方势成水火,进而分裂,试想最后得益的是谁?谁会在背后掩嘴偷笑??

    一切的偏见与误会都是双方的不了解和国家局势的现实所造成的。

    希望我能够做到自我要求地客观去看待这一个课题,欢迎一切善意的回应。

    回复删除
  2. 为了让大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这个课题,特此将小健健的回应放上主页。

    回复删除
  3. 我就是冥枭,方顺吉,我公开我的邮箱,(kin_pang_8303@yahoo.cn),欢迎大
    家来交流交流。我也承认,我写的东西有些不好、不对、不公平。

    回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