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获得成功。
许多人的日常生活,
似乎都与为了迈向成功而铺排,
甚至商家们也几乎无孔不入的方式,
投消费者所好。
从琳琅满目的成功学书籍、
到协助消费者打造成功形象的产品,
包括快速减肥配套、衣装等,
及让大家产生优越感的大房车及豪宅等。
不过,成功就只等同于人们的物质生活之多寡吗?
答案应该会因人而异。
这是因为,
每个人不但会有不同的人生目标,
同时也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里,
产生不同的生活目标及需求。
当然,
把成功与物质和数字挂钩,
会摸的到、看的到,
也比较容易加以衡量。
除此之外,
曾听到一个比较另类的版本,
让人印象深刻,
或许可以启动“成功”这两个字的另类思考。
这是台湾的陈怡安教授,
曾说过一个与“成功”有关的故事。
有一位原住民,
某天出外打猎归来时,
邻居们焦虑地告诉他,
他的房子被火烧了。
这位原住民箭步前往被烧毁的现场搜索。
忙碌一阵子,
他如获至宝地发出一阵欢呼声。
邻居们不解为何他的房子被烧,
不但没有懊恼,反而有这样的举措,
所以就驱前了解状况。
他举起了一把寻获的斧头,
向邻居们解释:
“有了这把斧头,
我就可以重建家园了!”
陈怡安教授其实要表达的,
是把“成功”化为一种生命状态,
以启发人们对“成功”这个词,
有不一样的思考。
他的出发点或许是:
因为过于迷恋在表层的事物,
会因为物质世界的无常,
而产生更多的执著和无力感,
最后甚至迷失了方向。
而拿破仑.希尔则在其所著的<思考致富>里提到,
“成功就在于面临挫折打击时,
勇敢的再跨一步。”
看到这段文字,
脑海中闪过的则是陈怡安所说的故事。
成功固然不能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也不应该成为一个深不可测的哲学议题,
可是在物质和数字广泛主导“成功”的定义时,
我们是否能够有更实在的“成功”状态?
***************************************
一项活动的成败标准
对于一个组织来说,
一项活动的成与败,
可以有很多的切入点来看待,
但是最容易的检讨方式,
当然是从活动的宗旨为出发点,
并透过数字和其他可以具体化的事物,
加以衡量。
可是,
正如所有的衡量指标,
都有它不足之处与偏颇,
在此分享一些个人经验,
让我们看看数字的盲点。
13年前,
当我刚参与青运富都支会,
主席陈有福先生授权我举办两项活动,
这个学习的经验,
迄今难忘。
第一项活动,
是举办青运家庭日,
号召支会会员到彭亨州的Selesa Hill度假,
共有三十多位会员报名参加,
大家都尽兴而归。
第二项系列活动,
是会员每月晨运聚会。
该晨运的聚会方式,
是召集会员于每个月的第三个周日,
到特定的公园晨跑。
可能是要会员们每月都在周日清晨就聚会,
许多人会感觉到在休息日早起的困难,
所以出席人数就从十多位会员逐渐减少,
最后的几次晨运,
只有4位会员出席。
从活动参与者数量的角度衡量,
家庭日看起来比较成功,
而晨运似乎是失败的活动,
因为参与者的人数越来越少。
可是,两项活动给予我的体验不同,
也得到宝贵的经验。
作为支会会员家庭日,
大家固然能够开心地到度假屋聚会,
联系彼此的感情,
但是作为活动协调员的我,
却没有办法与参与者深入地交流,
因为要顾及很多活动的细节。
相反地,
晨运的活动,
虽然最后只有四个人,
其中还包括我自己本身,
以及另一位为“挨义气”出席的死党在内,
真正响应的只有2位会员。
但是每个月的晨运,
让我们四人一起跑步运动、一同吃早餐,
大家有很充裕的时间交流,
所以后来大家都成了非常好的朋友,
至今还能够几个家庭一同出游或聚餐。
很巧妙的是,
这两位朋友,
都先后当上了支会主席,
成为青运富都支会的中流砥柱。
从组织角度看来,
一个看来失败的晨运活动,
却成功地吸纳了2位优秀的会员,
而更热闹的家庭日却不一定达到同样的效果,
因此让对此加以深思。
无可置疑的,
数字是衡量成功的最直接方法,
但数字并不代表一切。
活动参与人数的多寡,
有时候对一个组织的长远发展,
不一定成正比。
所以,这个办活动的经验告诉我,
每次处理活动事宜,
不够多少人出席,
只要参与者有心,
都必须全力以赴!
其实我在form4才进入华文学会的,而且是间接性的进入。那年我的朋友他向老师建议华文学会开一个"论"小组。这个"论"本来是为了辩论及训练口才而开的,慢慢的这个小组就变成了一个类似论坛的地方。我和AJK 都会在每次的例常活动中轮流演讲,讲关于一些较深奥的东西。我们一开始的参加人数是50位。到了年尾,变成了20位(包括AJK约7位)。可是我们还是继续做下去,虽然过程曾与顾问老师意见不合而闹翻,虽然途中有AJK退出,但是我们还是坚持。今年这个小组已经被删除了,但去年参加的会员现在都很出色,很有领袖的潜能,这是让我们很欣慰的。
回复删除**备注:那时候参加的会员有90%是form 1的同学。
天下无不散的筵席!
回复删除虽然无法天长地久,
但是既然你们在“论”小组中有所成长,
让会员们从中提升,
当初的目的也算达到了。
校园的生活,
毕竟是大家今日社会跑道的暖身地带,
来日方长,
希望所有被“论”小组启蒙的成员,
能够“不昧初衷”,
继续地在以后更长远的路程,
有更一番作为。